近来不少用户咨询消防水炮系统冬季的防冻措施怎么设置?消防水炮会不会被冻坏?冬季低温对消防水炮系统的最大威胁,不在于消防水炮本身,而是是道结冰导致管网或阀门损坏,水炮不能喷水灭火。要做好系统防冻,需根据室内外不同环境针对性设置措施;做到既保障消防水炮能够正常工作,同时减少项目支出。
一、按场景设防冻:室内外措施各不同
(1)室内消防水炮系统:按温度梯度选方案
室内消防水炮多为高空吊装的自动消防水炮,常见于仓库、厂房等场所,环境温度相对稳定,防冻措施可按温度划分:
温度稳定超 0℃:无需额外做防冻处理。因为 0℃以上水不会结冰,管道内水流能正常循环,水炮可随时启动,既节省成本,又不影响系统运行。
温度在 0℃至 - 10℃之间:采用聚氨酯保温棉包裹管道即可。聚氨酯保温棉保温性能强,能有效锁住管道内热量,避免水温降至冰点以下,且安装简单、成本较低,足以应对该温度区间的防冻需求。
温度低于 - 10℃:需 “聚氨酯保温棉 + 电伴热系统” 组合防护。低温环境下,单靠保温棉难以维持管道温度,电伴热系统可像 “恒温电热毯” 一样,根据管道温度自动启停加热,确保管道内水温始终在 0℃以上,防止结冰堵塞。
(2)室外消防水炮系统:两类管道针对性防护
室外环境温度更低、波动更大,管道直接暴露在低温中,需针对架空管道和地埋管道分别设置防冻措施:
架空管道:宜采用 “保温棉 + 电伴热系统” 双重防护。架空管道无地下环境的温度缓冲,受低温、寒风影响直接,仅靠保温棉无法抵御严寒,电伴热系统能持续补充热量,避免管道内水结冰膨胀导致管道破裂。
地埋管道:关键是确保埋地深度达到当地防冻层以下。不同地区防冻层深度不同(如北方部分地区防冻层深度达 1.2 米以上),将管道埋至防冻层以下后,地下稳定的温度能隔绝低温影响,无需额外加装保温或加热设备,即可避免管道冻坏。建议采用此类管网安装更省钱。
二、为何不宜用干式系统?规范要求 + 安全风险双重考量
有些用户认为 “干式系统管道内无水,能从根源避免结冰”,想以此替代防冻措施,但这种想法不符合消防规范,且存在安全隐患:
根据《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》(GB51427-2021)4.1.3 条明确规定: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供水管路,在 “自动控制阀前必须采用湿式管路”。
从实际使用来看,干式系统存在两大核心问题:
灭火响应慢,延误救援时机:干式系统管道内平时无水,一旦发生火灾,需先向管道内充水才能启动消防水炮。这个充水过程会消耗数分钟甚至更久,而火灾初期是灭火关键阶段,延迟喷水可能导致火势快速蔓延,增加火灾损失。
不符合系统设计逻辑: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核心优势是 “快速定位、及时喷水”,湿式管路能确保管道内随时有水,水炮检测到火情后可立即启动喷水,完美匹配系统 “快速响应” 的设计需求;若改用干式系统,会直接削弱系统的灭火效率,违背消防安全的核心目标。
消防水炮系统防冻需按室内外场景、温度梯度选对措施,而非盲目依赖干式系统。遵循规范用对防冻方法,才能既避免管道冻坏,又确保水炮在火情发生时 “喷得出水、灭得了火”,兼顾安全与实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