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阶段储煤棚更多使用防爆智能消防水炮作为主要的防火中坚,但是安装方式却有不同,有在马道下防安装,也有固定在钢构件上,两者有何区别?经过实践验证:有马道时,优先选择马道下安装,更省管道;无马道时,钢构架安装是可靠选择。两种方案各有其适配场景的独特优势,核心在于贴合储煤棚的实际结构与使用需求。
马道下安装:借力现有结构,省材又便捷
对于配备马道的储煤棚而言,将防爆消防水炮安装在马道下方,是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的最优解。马道作为储煤棚内的高空通道结构,为消防管网的布置提供了天然的支撑框架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管道资源的大幅节省上。
传统围绕煤场一周铺设的环网,需要沿着棚体边缘绕行,管道长度往往与煤场周长相当;而利用马道安装时,环网可直接布置在高空马道周围,借助马道的走向形成紧凑的环形管路,管道总长度缩短。同时,从环网延伸至水炮的支管也无需过长,因马道本身已处于合适的安装高度(通常在 10 米以上),支管仅需短距离连接即可,进一步减少了管材用量。
在安装与维护层面,马道的存在更凸显了便利性。施工时,工人可直接在马道上操作,无需额外搭建高空作业平台,管道固定、水炮调试等工序均可高效完成;日常维护中,巡检人员通过马道即可轻松抵达设备位置,对水炮、管道接口等进行检查,无需频繁动用高空作业车,既降低了作业风险,又节省了运维成本。这种 “借力打力” 的安装方式,让消防系统与储煤棚原有结构实现了高效融合。
钢构架安装:无马道场景的可靠选择,地面运维更省心
当储煤棚未设计马道时,钢构架安装便成为稳定可靠的替代方案。为适配弧形棚体的轮廓,钢构架安装时会将消防支管设计成弧形,与棚体弧度保持一致,安装的难度增加。但是该方案可以将信号阀、电动阀等核心控制部件安装在地面(0 米位置),这一设计极大简化了运维流程 —— 无论是日常巡检查看阀门状态,还是故障时进行维修更换,工作人员都无需登高作业,站在地面即可完成全部操作。
当然,钢构架安装需重点关注承重与精度。由于防爆消防水炮净重约 40KG,加上管道重量后对钢构支架的承重能力要求较高,需在设计阶段进行严格的荷载计算;弧形支管的加工与安装也需精准把控,确保与棚体弧度契合,避免因管道安装影响水炮的水平安装。
科学选择:以现场条件为核心,兼顾成本与效率
两种安装方式的选择逻辑其实十分清晰:有马道,优先用马道下安装,享受省材、便捷的双重优势;无马道,果断采用钢构架安装,凭借地面运维便利保障系统可靠性。
具体而言,大中型储煤棚若已配备马道,马道下安装能显著降低管道成本,且后期维护更高效;小型储煤棚或未设计马道的场地,钢构架安装虽初期投入稍高,但地面阀件的设计让长期运维更省心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核心都是让消防系统与储煤棚的实际条件相匹配,在确保灭火效能的前提下,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平衡。
储煤棚防爆消防水炮的安装,本质是一场 “适配性优化”—— 不盲目追求某一种方案,而是根据是否有马道这一关键条件灵活选择,才能让消防系统真正发挥 “安全屏障” 的作用,既可靠耐用,又经济高效。